今天下午去看了交替影展的短片
一來是為了tender的合同殺人
(好拉我承認我還是有點迷妹心態)
二來是很久沒有泡在電影院的感覺了
去年一整年連一個影展都沒有去到 整個覺得要脫離偽電青世界好遠好遠了
(此刻pixnet旁邊的廣告是-台北金馬影展11.05-28.............這是在提醒我嘛?!)
於是下午換了軟綿綿舒服風 踏了小金涼鞋
就朝西門絕色前進
免費的影展果然吸引了不少人 年齡層的range也雜亂的可怕
失業潮的增加也有關係嘛?沒再繼續想下去
但整體觀影品質的確有受到影響
交替影展是集結幾年來金穗獎得獎短片
下午三點這場總共有三部-合同殺人 漂流天堂 生命狂想曲
第一部當然是滿心期待tender的出場
長髮鬍渣果然也很適合他
演技派都來這套嘛?like強尼大哥
不過內容出乎我意料的好看
有商業驚悚片的fu 導演很會玩鏡頭 分鏡節奏明快 配樂也使用的恰到好處
我整部片都有肌肉緊繃的感覺XD
整部片的色彩tone調很一致 美感有強調表達出來
看了簡介發現是當年最佳美術設計 果然
映後座談導演自己說 他是個會玩鏡頭 結構很強但不會玩戲的人
我卻不覺得
合同殺人的故事性夠強 雖然自殺事件常常被拿來題材來使用
但表現方式不同整體效果也會差很多
導演說他喜歡結局大逆轉的劇情 me too大概是因為這樣所以喜歡這部片
會期待導演的下部作品(如果有片商願意買的話)
第二部....連寫的有點懶得寫
其實文案寫的很有趣 有令人幻想的空間
原本感覺是會令人不停掉落到個人幻想的一個故事
但整部片卻只有不停的柔焦有讓我感覺到似真似假的虛幻
結構不夠明確 我想長度也是原因之一
把女主角放的太重 卻無法感覺出強烈的內心戲
力道就弱了許多
第三部還滿妙的
有點搞笑 有點黑色
賴雅妍這樣的演出令人訝異
實在讓我對她改觀
一個平凡不起眼的胖子和喋喋不休的女推銷員
在自殺的拉扯中也可以看到對生命的不同見解
也許生命的議題不一定要憂鬱要嚴肅
突然想到楊雅吉吉學長的違章天堂
一點幽默反而能讓人更輕鬆正視死亡
而這三部片被歸類為生命出口系列
因為都探討到生命的議題
映後座談的時候 導演們都說到為什麼要創作這樣的故事
都是因為身旁剛好發生了類似的事情 而引起了他們創作的動機
他們還提到一件事 身為大傳系的學生聽起來真有種哀愁的感覺
他們說沒片拍是失業 有片拍也失業
拍了一部片就負債百萬 這就是台灣的電影
我突然想到老大學成歸國以後 信誓旦旦的說不要踏進台灣電影圈 因為根本吃不飽
但我想到創作的熱情 我想我們心中的那個小小dreamer是一直都在的
只是礙於生活的現實常常會躲起來
但創作其實就是一連串的自我檢視
負面的力量會累積出一種獨特的藝術是屬於你自己而別人帶不走的
經由這個過程 不論是檢視他人或者是對生命的一種重新認識
都會看到自己赤裸裸的在作品中呈現
也許別人不見得懂 但自己一定都明白
我想今天這些簡簡單單的話又讓我找到了另外一個出口
一直強調正面並不是原本的我
而現在也不用再去否認這件事情
認清自我的本質 讓負面的力量把真正的我找回來
生活的平衡也能逐漸走回正軌